观点丨工程的计价风险与风险转移-包干措施费

2025-05-12

9789456.png


作者:刘洋、刘钰。 该论文入选重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工程造价优秀论文集》。


摘要:建筑工程中,现政府采购项目大多采用措施费包干等,由于措施费的特点,且措施费种类繁多,计价方式不统一,招标人无法提供统一的施工方案等因素,实际计价过程中,包干措施费是否调整,易发生争议。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措施费,规避各方措施费审计常见问题,减少双方结算审计争议,笔者从各阶段进行分析,本文仅针对总价包干措施费进行探讨。


关键词:清单;包干措施费


一、措施费概念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财政部2013年印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的相关规定,措施费是指为保障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在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安全、环保等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可分为技术措施费和组织措施费两大部分,具体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等。


二、 现状情况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约定,措施项目中的总价项目应根据拟定的招标文件和常规施工方案计价,如安全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等。措施项目中的单价项目,应根据拟定的招标文件和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中的特征描述及有关要求确定综合单价计算,如脚手架、超高、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等[1]

措施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因为设计变更、施工方案等调整发生变化,而总价措施项目一般采用费率计价,单价措施项目相对而言调整起来比较麻烦,易出现不平衡报价等造成投资失控现象。多数招标人为转移后期风险,采用包干措施费的形式。


三、风险因素

3.1 实体工程量变动风险


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实体工程量变动风险较大。如招标清单编审质量不统一、招标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工程量清单缺项或漏项等,而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变化快、水文地质条件不能充分勘探或出现不可抗力等因素,实体工程量易发生变化。由于实体工程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措施项目费的变化,如组织措施费中二次搬运费与材料消耗量是成正相关的,若工程量减少50%,二次搬运费的费用应同步减少;如安全文明施工费与工程量成正相关,若由于后期施工范围减少50%,而投入临时设施、临时道路的投入是未变的,变化的幅度也不一致。因此工程量的变化会影响实际措施费项目变化。但由于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同,实际措施费变化的比例不同,简单的总价措施费包干会造成新增工程施工单位会以不在合同范围内等理由增加组织措施费和技术措施费,减少工程施工单位会以已实际投入等理由拒绝扣减费用,由此带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审计风险。


3.2 人材机单价的变动风险


工程造价的计价要素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根据市场规律,这三大基本要素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给措施费计价带来了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越大,频率越快,风险波动越大。如装配式建筑中大量需求的铝模,铝锭价格在2020年4月30日最低11250元/吨到2022年3月最高24255元/吨,期间涨幅波动约115.6%。而此类大幅度的波动,明显已超过一个有经验的施工单位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而简单的总价措施费包干,会增加此类问题审计风险。


3.3 措施方案的变动风险


招投标活动中,由于针对同一项目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方案不同,如幕墙工程中可采用外立面脚手架或吊篮施工,如钢箱梁安装可以采用顶推或吊装,不同的措施方案会形成不同的费用而影响中标结果。

后期由于环境变化、设计变更等因素导致投标人不能按既有投标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而若投标时约定总价包干措施费,极易引起各方争议。


四、 合理控制包干措施费


4.1 预算编制阶段


建设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进行编制,注意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和定额计算规则的不同处、取费类别的划分、工程所在地税率等基本问题[2]。建设单位应了解其负责的三通一平、水电接入、入场道路等是否到位,工期是否合理,是否有危大工程等。

编制单位应根据地勘资料、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踏勘,是否有地下管线需要搬迁、是否有影响措施费的地下不明地质,征地范围和红线范围与周边市政交接是否有影响、城市中有效工作时间、是否存在占道施工、生产与施工同时进行等问题,并在暂列金额项目中考虑预留部分金额,用于可能发生的措施费用,避免结算时资金不足。


4.2 招投标阶段

4.2.1 完善招标文件


总价措施费包干应有包干的范围,一般而言包干的范围应该是招标时的图纸范围,在招标图范围内措施费包干;包干对应的工期为合同约定的计划工期。

要求施工单位投标时应注明提供的服务,要求施工单位认真研究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并自行进行现场踏勘,对现场施工条件、地质水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3]。应结合自身的施工能力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确定最优方案,为完成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措施项目,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尽可能图文并茂,计算公式充分,综合单价中按投标方案合理报价,措施费项目影响总造价,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外,均属于竞争性项目,除合理组价之外,最应结合项目特点,优化措施费来降本增效。


4.2.2 披露完整信息


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对项目概况进行细致阐述,施工场地位置、地理条件、运输条件、政策规定等完整披露,并提供完整的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设计答疑等清单编制依据。


4.2.3 投标质疑机制


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投标人对措施项目清单进行核对,在投标报价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招标人未列出的措施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修改,如有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缺项(漏项)、计算错误、对于地质资料不完整、施工图纸不详细、招标清单错漏等问题,应该在招投标阶段及时提出,及时提请建设单位对于招标清单进行修正,保证招标限价的准确性。若投标人没有提出则该风险应由投标人承担,构建投标人发承包阶段质疑后由发包人进行修改完善招标工程量清单的机制。清单计价模式下,无论是施工总承包项目还是工程总承包项目,对于措施项目投标人既然有修改的权利,也就可以具有核对义务、补充完善的能力。若投标人对施工中必须发生的措施项目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列项或者数量不满足实际施工需要,视为其费用在报价中已综合考虑。


4.2.4合同管理制度


按照风险共担、合理分摊原则,主要材料和设备单价的风险承包幅度控制在±5%以内,措施费项目中材料建议参考执行;

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包干对应的施工范围与工期,如果实际施工的图纸范围与招标图纸范围有变化,则突破了包干对应的施工范围,增减部分应另行计算措施费;如果实际施工的工期较计划工期由于业主原因延长,而工期延长导致人材机价格上涨,应调整措施费。

对于非常规施工方案的项目应组织专家论证,对于列项的措施费进行对比,便于提高招标清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措施项目费的调整范围,不随分部分项工程费和使用期限变化而变化的措施项目费(如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应不予调整。

对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范围的措施项目,应要求投标单位按相应经验充分估算费用,或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发包人审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计量与计价,采用定额计价的还可以考虑报价浮动率调整措施项目价款。

约定工程量偏差、甩项结算项目措施费计算的依据,如约定工程量的偏差使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的变化超过合同约定的措施项目费15%,则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超过15%的措施项目费应予调整,未超过15%(包括15%)的部分不予调整。


4.3 实施阶段


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时提供深化的拟实施的方案交予监理、甲方进行审批确认。若施工单位未及时提交审批拟实施的方案给发包人确认,可视为工程变更不引起措施项目费的调整或承包人放弃调整措施项目费的权利。

如果发生工程变更,应及时办理签证,并将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预估造价及时报监理单位,预估造价应包含各项费用明细。监理单位应做好现场旁站、巡视记录,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施工方案施工,是否按规定采取了安全文明和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单位应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审批措施项目及措施费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论证合理的施工措施及相关费用。施工单位应将批准的施工方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会议记录、工程量确认单以及施工影像资料等留存,作为结算的依据。


五、结语


建设工程实践中,工程的计价风险与风险转移是一项系统、复杂、艰巨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依靠科学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合理的转移风险。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2]陈丽娜. 建设工程措施项目费调整条件及调整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


[3]洪雅杰.建筑工程措施项目费计价管理浅析[J].住宅产业,2021(10):83-86.


分享